BNO簽證首兩季申請勁插水 5大原因令移英潮急退 終於轉勢了
學葉劉話齋,看世情要「放長雙眼」。想當年(2021年),英政府耍出陰招,大批港人申請BNO簽證移英,頭一年多就流走近10萬人,睇見到心傷。4年過去,熱潮終於轉勢,據英國內政府剛公布的數字,今年首兩季批出的BNO簽證申請大插水,僅共5029宗,而第2季只批1037宗,與高峯期每季近3萬宗申請相比,減幅極大,反映新近申請移英的港人已寥寥可數,沒有最少,只有更少。一直留意港人外流問題的朋友指,5個原因令港人移英潮急退,預料稍後更會有一批港人陸續回流,再一次顯示「香港唔會衰」。 英政府於2021年1月開始接受BNO簽證居英申請,頭一年浪潮洶湧,申請宗數逾9萬,獲批的達7萬5千宗,若此勢持續,4年可能流走30多萬人,真是觸目驚心。幸好2022年之後,獲批的申請宗數漸減,去年減至約1.9萬宗。 由2024年下半年開始,跌勢更快速加劇,7月至今年6月的一年,只約1萬人獲批,比上一年同期的2.2萬人,鋭減47%。從每季獲批的數字看,逐季下跌之勢十分明顯,去年第3季約5000宗,第4季為4307宗,今年首季再減至3992宗,而第2季更只有1037宗,真是每況愈下。 什麼令港人移英潮由熱轉冷?朋友指有5個原因,有主有次,加起來就形成頗大拉力。第1,英政府對BNO港人何時取得「永久居留」,態度曖昧含糊,究竟「5+1」會否延至「10+1」(即居英10年才可申請永居),至今仍呑呑吐吐,不清不楚,持BNO移英的前景充滿不確定性,此刻申請猶如「賭大細」,許多人都不想貿然落注,一於睇定再算。就算「5+1」不變,英政府也很可能實行「計分制」,要有一定資格和學歷,才可過關,一些人估計自己不夠分,不如及早打退堂鼓。 第2,先行者慘痛經驗告訴大家,港人移英後,薪水和職位都大貶值,要申請專業資格障礙重重,只有少數幸運兒可找到在港時一樣的好工,加上英國税率高,賺埋要同政府對分,真是苦過DD。後來者見到這情況,自然會諗過度過,不想落腳後坐困愁城。 除了搵食難,對BNO港人的福利欠奉,仔女讀書要交國際生學費,而私立中學和大學的學費今年齊齊上調,家長供書教學的負擔愈來愈重,十分難頂。這是第3個原因。 最慘是,英政府今年起提高BNO港人的「公共醫療保健附加費」,成人每年要近1萬港元,小孩也要8千元,「兩大一细」家庭5年要付出近15萬港元,絕非小数目。 第4是,英國經濟持續低迷,見不到曙光,今年第2季經濟增長只0.3%,在特朗普加關税的陰霾下,經濟恐難好轉。識計數的港人,移英前當然不會不看經濟前景,所謂良禽擇木而棲,明知那株樹「朽朽啲」,不如留在香港好了。 第5個原因不是大問題,但也要計清楚,就是如持BNO移英,不可以提早取回強積金戶口的錢,對打算移英的港人而言,都是個負面因素。加上近年樓價大跌,如想賣樓套現,作為居英生活費,將少一大截,未必夠頂在英的生活開支,這亦令一些人決定縮沙。 朋友說,以上因素都對移英潮起冷卻作用,故降温比預期更快,看來BNO簽證申請人數跌勢必會持續。他說未來反而有可能出現逆移民潮,回流的港人料會漸增。 大家不妨「放長雙眼」,看看這現象何時出現。